人人操人人舔人人爽,欧洲自拍成人视频,久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伊人久久精选新91,91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果冻传谋

打通農田灌排“最后一公里” 水利部如何干

2017-07-01

 農業用水一直占我國總用水量的6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數僅有0.53,用水效率低,但節水灌溉可節水80%以上。因此,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高效節水灌溉,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節水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方向性戰略性的大事來抓。”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副司長倪文進近日在“科技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表示,“當前農業發展對水的需求更大了,同時對精準灌溉和高效率用水要求也更高了。”   日前水利部、農業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十三五”新增1億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實施方案》,明確“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億畝。到2020年,全國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6億畝左右,占灌溉面積的比例提高到32%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以上。那么如何推進農業節水灌溉?倪文進認為,有六方面要調整:即加強農業用水管理、創新農業節水的投入機制、創新農業節水的機制、完善工程體系、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完善技術推廣體系。   加強農業用水管理   “現在推行灌溉用水的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不用擔心擠占農業用水,作為水利部農村水利司來說,要保護農民基本用水權利,” 倪文進說,從1996年到2016年,我國總體灌溉用水維持在3200億-3500億立方米,盡管總用水量沒有變,但是這20年間灌溉面積增加了2.4億畝,應該說節水灌溉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下一步將繼續推行灌溉用水的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進一步完善劑量設施,完善水權的交易制度。”他強調。   創新農業節水的投入機制   他指出,在堅持以財政為主導的前提下,要用好優惠的金融政策,同時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調動各類社會主體和社會資本的積極性。以水價改革為突破口   進一步完善各項改革機制,以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突破口和牛鼻子,來推進整個農田水利改革,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和運行機制的創新。“把產權制度明確以后,就是說能夠把后面的權能進一步拓展,比如說接下來的抵押、量化股權,使更多的農民受益,同時要完善基層服務體系。” 倪文進說。   完善大中小工程體系   他認為,制約用水效率最大的因素是大中型的骨干工程。據統計,我國80%以上大中型灌區已經運行30年以上,全國大型灌區骨干設施完好率不足60%,中小型灌區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左右,大型灌溉排水泵站老化破壞率達75%左右,“五小水利”設施損毀嚴重,因水利設施老化損壞年均減少有效灌溉面積約311萬畝。大型灌區骨干工程配套率不足90%,田間工程配套率不足50%,農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問題十分突出,所以要堅持大中小一起來做。   完善技術標準體系  “加快科技創新,使產學研更加的結合起來,也使標準和技術創新更加的緊密結合起來。” 倪文進說。   完善技術推廣體系   他指出,有的地方采用了先進的灌溉技術,但是農民沒有按照科學灌溉制度進行灌溉,某種意義來說用水效率還有提升的空間。同時科研工作人員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術推廣和田間地頭上,這樣的工程才會持續運行下去,用水效率才會提高,才能夠破解農業用水緊張的局面。   據悉,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技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于2017年6月25至26日在北京舉行。旨在通過高層次的研討交流,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支撐和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查看更多
打通歐洲中小企“搶灘”中國生態環保市場

2017-06-28

中國政府和社會對于生態環保問題的關注熱度持續升溫,令很多歐洲企業瞅準了中國國內商機。這不,去年9月剛剛與廣東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生物質能源燃燒與排放項目的奧地利保利泰克排風與燃燒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又來到在廣東揭陽舉辦的第三屆中德(歐)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推廣其全球先進的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尋求更多的合作伙伴。   “為什么我們決定進入中國市場,把我們的設備和技術賣到中國?這與中國政府近年來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尤其是空氣的凈化有關。因為在中國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但是會對空氣造成嚴重的污染,現在這些落后產能正被大幅淘汰,我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用生物質能代替這些火電廠。”該公司總經理貝克˙彼得說。   中國當前對于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重視有目共睹。拿金屬產業發達的揭陽來說,為逐步緩解乃至最終停止電鍍、酸洗等工業操作對河流的污染,該市專門規劃建設了中德金屬生態城,其金屬表面處理中心內的5000噸天電鍍廢水處理項目、電鍍廢水收集管網工程、集水井事故池工程等已投入試運營,首批入園電鍍企業中,35家企業44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初步實現了電鍍廢水“零排放”。目前招商的二期又有144家國內電鍍企業意向登記進駐。   既要環保,也要發展,國內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對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其中,歐洲嚴格的環保標準,催生了當地諸多具有“獨門秘籍”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拿德國來說,中小企業創造了全國一半的經濟價值。全球270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中,德國企業占據半壁江山。這些企業相對較小、鮮有人知,但卻在各自的行當中成為世界市場的領頭羊。   也正因此,揭陽在試圖解決金屬電鍍污染問題時,首先選擇與德國合作,希望借力對方企業的先進技術,實現自身的引進型創新;而后者也較早看到國內這塊市場,雙方互有需求,很快聯姻。正如德國聯邦內政部前部長奧托˙席利所說,中國在過去這幾十年里不但以令人窒息的速度發展,同時也在檢討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這里面包括對空氣、水和土地的污染,并正在環境保護領域盡全力解決這些問題。“而德國在這方面有著非常好的技術積累和經驗,合作能產生對雙方都有好處的結果。”   近年來,隨著第一、第二屆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的舉辦,德國歐綠保集團、戴維特余熱發電等企業紛紛來華尋求合作。單在揭陽中德金屬生態城內,已有6家中德合作企業建成投產,30個項目即將或正在開工建設。   一傳十,十傳百。如今,中國這個前景廣闊的市場正吸引越來越多擁有“獨門秘籍”的歐洲中小企業紛至沓來。去年11月簽約的捷克多斯塔夫水凈化筆生產基地是首個落戶揭陽中德金屬生態城的中捷合作項目,雙方攜手致力于水凈化筆和其他水凈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研發的一款水凈化筆產品,外觀和一支鋼筆類似,便攜實用,利用銀離子殺菌功能,幾秒鐘即可迅速有效殺死水中大腸桿菌等細菌病菌,達到飲用水標準。   法國移動式污泥處理設備SEDIGATE公司此前在天津簽訂了一個合作協議,如今又來到中德(歐)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來到中國,首先的目標是想要讓中國的河流污染得到治理,所以我們尋求與中國公司的合作,更尋求和中國的政府、中國的大學、中國的科研機構合作,我們將把這些河底、海底的污染物分離出來,變成建設公路、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材料。今日的廢料,明日就會變成資源。”該公司董事長德維爾˙菲利普信心滿懷。
查看更多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2017-06-26

1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發展現狀? 污水處理是保障人類社會衛生安全的重要措施。現今污水處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為主的工藝,能有效去除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和致病菌等。? 我國污水處理廠從2006年起數量直線增加,而2010年后增長速度有所降低。截至2014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 717座,污水處理能力1.57×108 m3/d,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已覆蓋大部分生活范圍,未來污水處理廠建設數量將會放緩,但污水處理量在一定時期內仍會有所增加。? 按照楊凌波等[1]統計的我國污水處理平均能耗為0.29 kWh/m3,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4年全社會用電總量為55 233億kWh,得到污水處理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約為0.3%。? 污水處理廠能耗主要包括直接能耗和間接能耗,其中直接能耗為用于曝氣鼓風機、提升泵、回流泵等運行所需要的電能,間接能耗包括化學除磷以及污泥脫水等投加的化學藥品等。一般而言,在二級處理工藝電耗中,污水提升占10%~20%,生物處理占50%~70%,污泥處理處置占10%~25%,此三部分所占比例在70%以上[2]。現今我國污水處理隨著排放標準的提高,很多污水處理廠開始采用深度處理工藝,包括反硝化濾池、砂濾和紫外消毒等工藝。以包括混凝過濾和紫外消毒深度處理工藝的昆明某污水處理廠運行能耗為例,其前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和污泥處理能耗所占比例分別為8.2%、65.7%、20.7%和5.4%,其中污水提升泵所占比例為8.0%,二級處理工藝回流泵所占比例為4.7%,曝氣能耗所占比例為56.2%。因此,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關鍵點在提升泵和鼓風曝氣兩個方面。? 2 ?污水處理節能降耗發展現狀? 根據以上分析,現有節能降耗的可能包括對現有工藝或者設備運行進行完善,降低運行能耗。此外,節能降耗也可以從污水處理工藝優化和其所含能源進行回收,由此降低污水處理廠運行能耗。??2.1 污水提升泵節能降耗研究及其應用? 污水處理廠進水均處于管網系統末端,其高程相對較低,所以需要用提升泵將污水提升至處理系統中,此過程耗能較多,是節能降耗的重要節點之一。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廠泵能耗較高的原因包括電機效率低、設計能力與運行能力不符、水量波動大和運行控制管理能力低等。污水提升角度的節能降耗需要從污水提升系統進行全面的分析。首先,在污水處理工藝設計階段,需要全面調研現有管網系統和污水處理全流程設施,盡可能降低需要提升的污水隨處理設施的高程差,并考慮采用淹沒流模式。其次,需要根據污水提升量及其變化特征,選擇合適的泵及其組合方式。根據管道系統尤其是污水流量的變化特性曲線選擇合適的泵,滿足泵運行的高效運行效率區間并在高水位條件下運行。根據污水處理量、揚程、水頭損失和泵功率等,選擇合適高效的泵組合,包括設置帶變頻調速器等的變頻泵與固定功率泵之間的配比與調控,降低水泵運行軸功率,同時避免泵的頻繁開啟而降低其使用壽命。再者,注重泵和電機之間的匹配度,強化電機的高效運行。另外,注重管道設計,保障系統結構緊湊與運行流暢,減少彎管和管道長度,降低管道輸運系統的阻力和能耗。最后,需要注重工藝運行管理與設備維護,降低運行系統的滴漏、結垢與機械磨損等,保障設備和系統在高效條件下運轉。? 我國各污水處理廠設計和運行中,對提升泵的改進主要是采用變頻控制技術。許光濘等[3]采用部分變頻泵作為調速泵的控制,可以使水泵平均轉速比工頻轉速降低20%以上,綜合節能效率可達20%~40%,對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一年左右就可收回投資成本。沈曉鈴等[4]采用超聲波液位計監測進水水位并結合出水管流量計反饋控制潛水泵變頻運行,實現節能10%左右。原建光等[5]采用變頻調速技術,以調節電動機轉速方法代替調節閥門或擋板,降低水位大幅變化和實現高水位運行,節電率為15%。謝添等[6]研究對提升泵房,采用3臺潛水泵,其中一臺為變頻泵,并設置1臺超聲波液位計控制實際水位,得到變頻控制節能效率為39%~56%。對于變頻器的選擇與否,劉禮祥等[7]認為當處理水量變化較大且后續處理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弱時,需要設置變頻泵,反之則不一定設置變頻器,因為變頻器本身耗能比例為3%~5%。郭思遠等[8]采用基于泵站編組輪換算法和動態液位控制算法的進水提升泵智能控制方法,實現泵站運行節能9.6%,全廠節能2.5%左右。此外,李鵬峰等[9]研究得到通過利用前端管網的蓄水能力減少水泵運行臺數,達到節能效率20%。? 2.2 污水生物處理曝氣節能降耗技術及其應用? 污水中污染物去除主要通過微生物生化代謝過程實現。我國污水處理生化工藝主要包括A2O工藝、氧化溝工藝和SBR工藝[8]。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生化代謝過程需要存在電子受體,此過程主要通過曝氣供氧提供。因此,有效曝氣是實現污染物去除和污水有效處理的重要保障手段。此外,在污染物去除的過程中如A2O反硝化脫氮需要混合液回流提供硝態氮作為電子受體,而在化學除磷過程中需要投加化學藥劑強化化學沉淀等也會產生一定的能耗。曝氣控制是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節能降耗的關鍵節點,途徑包括曝氣裝置、曝氣管布置、曝氣供給模式等方式的優化。? 曝氣風機主要包括羅茨風機和TURPO風機,前者主要通過變頻控制風量一般為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所采用,而后者主要通過風機導葉開度和開啟臺數進行曝氣控制。對于曝氣方式,現今A2O和SBR工藝一般采用微孔曝氣,而氧化溝一般采用轉刷曝氣或倒傘式曝氣等。微孔曝氣主要通過產生直徑為1.5~3.0 mm的微氣泡強化傳氧效率,降低曝氣能耗。由于微孔曝氣能夠強化傳氧效率,所以現今很多氧化溝工藝的升級改造也開始采用底部微孔曝氣。魏建文等[10]對氧化溝工藝進行改造,由豎軸表面曝氣改造為可變微孔曝氣器和潛水推流器推流相結合的系統,實現單位污水處理能耗降低23%~45%。曝氣方式一般包括單邊曝氣和全面曝氣。以往認為單邊曝氣能夠減小風量,但實踐證明全面曝氣能夠實現均勻小漩渦,形成局部混合,強化小氣泡的傳遞,具有更好地傳氧效率。魏全源和李辰[11]認為當均采用微孔全面曝氣時,采用微孔盤式曝氣頭比穿孔管節能20%以上。? 除曝氣裝置與曝氣方式外,曝氣量的供給方式是節能降耗的關鍵研究對象。曝氣量過小,將影響污水處理出水水質;曝氣量過大,則造成能量浪費和影響活性污泥絮體結構和沉降性。曝氣節能核心是在保證生化處理過程有效去除污染物、保障出水水質的前提下,按需提供所需電子受體溶解氧,達到所需與供給之間的平衡,避免曝氣能耗的浪費。從降低能耗角度來看,主要包括控制好氧區恒定溶解氧防止過度曝氣、按污水處理流程需氧量逐漸降低設置梯度降低曝氣量(如35%、30%和25%)、根據出水氨氮濃度設置曝氣量等。傳統活性污泥生化處理工藝中曝氣主要是去除COD和進行硝化反應,所以供氧量的計算也主要是考慮此兩個生化過程。黃浩華等[12]研究得到可以通過控制好氧區DO質量濃度在2~3 mg/L避免過度曝氣,或者通過工藝調節減少好氧區長度而降低能耗17.1%,后者同時能夠提高TN去除效率。劉禮祥等[13]通過精確曝氣控制生化段,采用DO信號接入控制柜并由編程轉化為風壓值,進而采用風壓控制曝氣量,實現節能27.95%;此外,對于氧化溝工藝采用轉刷時序控制也能降低處理單位能耗。張榮兵等[14]采用優化曝氣流量控制系統于A2O工藝,有效控制好氧區DO質量濃度,其噸水處理能耗由改造前的0.149 3 kWh降低到改造后的0.132 6 kWh,節能11.2%,而且出水水質能夠很好地達到一級A標準。李建勇等[15]采用曝氣流量控制系統實現對DO的控制,采用控制技術后處理能耗由0.38 kWh/m3降低到0.25 kWh/m3。謝繼榮等[16]針對常規曝氣控制系統存在進水波動條件下DO濃度波動范圍也較大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溶解氧和需氣量串級控制的曝氣優化控制方法,能夠進一步降低工藝運行能耗8.8%。針對現有DO控制系統對低DO控制效果較差的特點,楊新宇等[17]開發出新型DO控制系統,能夠很好地控制工藝中低DO濃度,應用于工藝后處理能耗由0.12 kWh/m3降低到0.096 kWh/m3。對于鼓風機控制,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避免曝氣鼓風機喘振問題。馬金峰等[18]指出控制鼓風機出口壓力是解決喘振現象從而實現DO自動控制的必要條件,并且采用低DO和出水氨氮濃度控制能夠實現系統的高效自動控制和節能降耗。此外,還可以通過ORP和pH控制污水處理過程,實現精確曝氣目的,但此方法波動較大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際應用。??我國污水處理工藝普遍存在曝氣量設計遠大于實際需求量的現狀,也即好氧段可以大大縮短以降低好氧能耗。鮑林林等[19]對氧化溝工藝好氧段進行改造,主要是改造好氧段前段為缺氧區,控制出水DO質量濃度為1~1.5 mg/L,不但提高了出水水質,而且處理能耗降低為0.241 kWh/m3,比改造前降低20%以上。此外,通過工藝內設備優化運行也能有效降低能耗。原建光等[20]采用低氧(0.5~0.8 mg/L)條件下運行污水處理工藝,也達到很好的污水出水水質,并實現節能的目標。楊敏等[21]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分析,通過降低生物池攪拌功率密度實現攪拌單元節能效率50%。除工藝優化運行之外,可以考慮電力使用高峰低谷時間段,結合污水處理廠廠網綜合調控與協同優化污水處理工藝的運行,降低耗電費用。? 2.3 優化或革新的污水處理節能降耗新技術研究? 隨著對污水處理工藝功能菌的深入研究,逐漸提出能夠從工藝角度實現節能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主要包括基于短程硝化的污水脫氮工藝、反硝化除磷工藝以及厭氧氨氧化工藝等。短程硝化工藝因為僅僅硝化氨氮到亞硝酸鹽而非硝酸鹽,所以可以節約能耗25%,同時,反硝化亞硝酸鹽而非硝酸鹽時也能降低脫氮對碳源的需求量,強化污水脫氮效率。對于厭氧氨氧化工藝,主要應用于高氨氮廢水,因為僅需50%左右的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所以其需氧量更低,能夠實現高效節能。近期也開始考慮厭氧氨氧化應用于污水處理工藝主體流程的可行性,并開展了系列探索性研究[22]。反硝化除磷工藝主要以硝態氮為電子受體,實現同步脫氮除磷,所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約曝氣能耗。與傳統強化生物除磷相比,反硝化除磷技術提高碳源利用率50%、節省曝氣30%、減少污泥產量50%。? 污水本身含有的有機物就是能量載體,所以除污水處理節能之外,可以考慮污水能源化的實現。主要途徑包括污水厭氧處理,新型工藝包括膜厭氧處理工藝等[23]。此外,能源回收的重點是強化污水中碳源有機物轉化為生物體,然后通過厭氧發酵實現污水碳源的能源化[24]。此領域研究需要針對我國污泥或污水特征,進一步開發高效的反應器與處理技術工藝等。? 3 結語及展望? 隨著我國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完善,未來對污水處理廠運行節能降耗需求會越來越強烈,尤其是基于精細化管理和污水處理全程優化的理念值得深入實踐。重點內容包括:? 1)建立基于污水處理系統節能降耗的精細化綜合設計、運行與管理模式。??2)開發新型節能降耗的污水處理工藝。深入研究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機制及其功能菌的馴化,開發新型污水處理工藝,深入推進關于污水處理能源化與資源化的實踐,也是節能降耗的技術途徑之一。? 3)基于污水處理工藝過程的模擬與精確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針對不同工藝,建立相應的關鍵能耗特征指標,并開展相應的評價與優化運行,也是未來需要深入研究的對象。? 4)基于節能降耗效能的綜合評價方法與體系的建立與應用。需要建立基于污水處理全流程的類似生命周期評價的理念,全面評價節能降耗的影響,全面評價能耗降低的途徑。此外,也需要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全面分析能耗的影響,引入包括環境、經濟和技術等方面指標的評價體系。
查看更多
大數據下超聲測流技術在供水企業的應用

2017-06-23

近年來,在供水行業,以“智慧水務”為代表的大數據潮流正迅速席卷而來。大數據時代中,水務相關企業能夠分別扮演哪些角色?6月21日,在2017(第二屆)供水高峰論壇中,匯中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建國向與會觀眾詳細介紹了超聲測流技術在供水企業的應用情況及在大數據潮流下的重要作用。各位領導和各位嘉賓,今天我的分享內容是大數據下的超聲測流技術在供水企業的應用。主要有兩個題目:1、超聲測流技術與供水大數據中的關系大數據和超聲測流存在什么樣的關系?首先,我想談談供水大數據。毋庸置疑,供水大數據是我們供水企業的重要資源。供水大數據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過程水量數據(含制水、輸配),另一類是用戶用水數據。過程水量數據的價值非常清晰,被供水企業充分用于制水調度、供水調度等業務領域。但是用戶大數據除了用于終端結算之外,還有其他未被發掘的利用價值。業內部分供水企業已經在利用甚至運營用戶供水數據。如利用遠程集抄得到的用戶用水信息,進行房屋入住率分析、用戶分類分析、民用水/商用水區分等等;供水企業要抓住用戶思維,不斷完善和提升客戶服務,離開用戶大數據是不可能的。那供水行業的用戶大數據是什么樣的?從何而來?有哪些特征呢?簡單分享一個大數據實驗:當取得一戶家庭每天一個用水數據時,我們僅僅能夠將水量與比較明顯的因素(如當天氣溫、特殊事件等)相關聯,做出日用水量排序原因的分析。而當將數據粒度壓縮至每小時一個數據時,結合各個用水器具的常用流量,我們發現分析結論突然明朗起來:(1) 此住戶可能是白領上班族家庭(用水時間只有早、晚兩個)(2) 此住戶上班時間是早上8點以后,下班時間為下午5點之前,睡覺時間為晚上10點以后(3) 此住戶在24日未進行洗澡和用洗衣機洗衣服等行為這是住戶一天的起居粗畫像。當相同一天的用水數據進一步壓縮,會出現什么呢?(1) 住戶早起時間為6點27之前(2) 住戶晚餐時段(做飯—吃飯—洗餐具)為晚間18:14~18:50(3) 住戶睡前洗漱時間為21:51,且睡前未用馬桶(馬桶沖水量一般大于0.5m3/h)這幾乎是這一天用戶起居的精準畫像,相當于監控的作用。這些大數據,都是從流量儀表給出的最基礎最全面的供水數據。因此數據的精確性、實時性是運行這些數據分析的基礎。而匯中的超聲測流技術能夠在根本上保證數據的精準、實時,為大數據分析提供堅實基礎。供水大數據向其他行業大數據一樣,同樣具有 多樣性、時效性、有效性、大容量四個特征。多樣性指的是數據類別多樣(用水量、瞬時量、壓力、溫度等)和數據粒度多樣(日用水、小時用水、分鐘用水等),由上面介紹的實驗可以看到,數據多樣性是支撐大數據的重要前提之一;時效性和有效性是相互關聯的。例如,分區計量項目中一般會利用密集的數據采集來取得最小流量或最大流量等管理數據。但限于采集設備電源和網絡限制,很難做到1S一次的數據時效,最多能實現分鐘以上的數據上報。如何在這種時效狀態下又做到數據有效,唯一的途徑是將管理數據的篩選計算功能做到表端,利用儀表的智能化解決。再比如,供水企業迫于停水壓力,致使很多損壞的在線儀表很難及時得到維修,損壞的儀表長時期使用,破壞了數據的有效性。匯中的產品能夠做到損壞后短時間帶水帶壓維護,保障了數據的有效性和時效性。我們認為,很多供水企業的智慧供水系統之所以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數據的時效性和有效性出了問題。至于數據的大容量,指的是一個長期持續的數據記錄過程,在此不再過多闡述。其次,探討一下超聲測流技術對大數據分析的關系。2015年,匯中開始融合NB-IoT技術打造新一代物聯網水表。不僅在數據傳輸方面相比之前GPRS網絡有較大改進,在儀表計量功能方面也進行了智能化提升。新一代物聯網水表不僅增加了壓力、溫度等計量功能,還以豐富的報警的方式大大增強了儀表管理的便捷性和及時性。憑借這兩方面的改進和提升,匯中超聲測流技術充分保障了供水大數據的多樣性、有效性和時效性等特征,為后續的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堅實基礎。2、如何做好大數據下的產品服務另一個題目,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儀表企業如何做好數據服務,是下一步匯中要和我們的供水企業客戶進行深入探討的。大數據環境下,計量產品的服務,支撐了整個供水系統的運行。智能終端產品穩定與否直接關系到供水企業的收費運營、生產安全、客戶服務等基礎業務。因此,做好計量產品的維護服務至關重要。客戶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溝通中,一些客戶已經有這樣的思考:應該從向計量儀表廠家購買產品轉為向計量儀表廠家購買數據。這樣的觀點,給我們計量儀表企業指出了一個方向。匯中需要在這個數據服務的目的下,首先要做好產品維護服務,在保證多樣性數據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數據的時效和有效。之前在供熱計量領域,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成功的嘗試,針對數據服務的方向提出三個量化考核指標:設備故障率、處理及時率、數據準確率,這3項數據既是對計量儀表廠家的考核,同時也是考量計量儀表廠家能否提供數據服務的標尺。
查看更多
田禹教授: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

2017-06-15

2017年6月12日上午,國際清潔技術峰會暨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第二屆年會在京召開。哈爾濱工業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田禹作為受邀嘉賓作了題為“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的主旨演講。在演講中她說,我國當前污水及污泥處理存在污水處理總量大、處理程度低、處理能耗高等問題,污水污染物深度削減、污水能源資源回收、污泥減量技術研究是推動未來我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的前沿方向。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生活污水排放總量和生活污水處理廠擁有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技術需求市場。但我國污泥處理與處置相對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而言較為滯后,尋求安全、低成本、可實現能源/資源回收的污泥處理技術意義重大。以實現營養物、能源和再生水三位一體高效處理的新加坡NEWater技術為例,她說高質出水+能源/資源回收是國際污水處理行業的重要發展目標。  把握環保技術發展趨勢,以技術創新推動環境質量改善是本屆峰會的主題。田禹教授首先詳細地介紹了菌藻共生污水處理新技術、膜法水處理新技術、生物膜技術和傳統活性污泥法有機集成IFAS技術三項污水污染物深度削減新技術。國際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是污水處理實現高質出水和能源資源有效回收,這是污水處理行業重要的發展前提。面對這樣一個技術需求市場,開展污水中污染物的深度削減,同時實現污水之中能源資源的回收,應該是推動我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沿方向。  她結合近期科研調研工作,重點介紹了污水資源能源回收和污泥減量的三個新技術。  第一個新技術是“CARISMO”污水能源回收技術,該技術能實現污水之中70%-80%有機物的高效提取,并將提取的有機物質轉到厭氧消化的環節,從而實現污水之中有機物能源化的利用,沼氣的產量提升80%。  第二個技術是開展污泥磷資源回收技術。磷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污水中的磷回收可以彌補相當大比例的磷產量,在德國,兩個工藝正受到關注,分別是AirPrex®污泥礦化農肥制備技術以及Mephrec®污泥灰富磷材料制備技術。  第三個技術是污泥的過程減量技術,原理是在污水處理的同時實現污泥產量的有效降低,這樣不僅能實現污泥的減量,而且實現污水的高質出水。該技術是MBR加蠕蟲耦合的工藝,工藝的主體是MBR,同時MBR產生過剩的污泥進入蠕蟲生物捕食作用的系統,即生物床。在生物床捕食作用下20%到30%的污泥將得到減量,其他的70%以上沒有被捕食的污泥卻在捕食的作用下獲得了改性,菌群得到改性后沉降功能得到強化,這樣新的污泥重新進入到MBR體系中,通過隱性的生長技術使得污泥進一步有效地減量。 圍繞互聯網+大數據為環境領域帶來的新變化,以“互聯網+大數據系統在環保領域中的應用”、“美國環保署(EPA)手機客戶端自助查詢技術”、“智能環境仿生機器人”為例,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系統必將帶來環境領域的深刻變化有:一是通過實時在線的監測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突破區域環境監測的技術壁壘;二是通過實時的在線監測實現能源的優化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能夠及時的提高公共環保意識,促進全面監督。
查看更多
國家發改委:要積極推動京津冀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

2017-06-09

 2017年6月8日至9日,京津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在天津召開,圍繞“京津冀水資源協同保護與利用”主題建言獻策。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副書記、市長王東峰,市委常委、秘書長李毅會見了與會代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政協和有關部門,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水利部,環境保護部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受會議主辦方邀請,范恒山副秘書長出席會議并講話。    范恒山指出,會議共同協商研討京津冀水資源協同保護與利用問題,對于全面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加強京津冀地區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按照中央部署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要求,我委與京津冀三省市、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與各有關方面共同推進區域水資源利用和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范恒山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中央的堅強和正確領導下正向縱深推進,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下一步重點要進一步完善京津冀水資源規劃體系,大力推進相關重點項目建設,協調加強區域水事管理,積極推動京津冀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全力支持節水型社會建設,推動京津冀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范恒山對京津冀三省市推進區域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提出了五點工作建議。一是加強對標對表,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二是抓好工作重點,充分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三是深入推進改革,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四是完善工作機制,凝聚形成工作合力。五是加強溝通銜接,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查看更多
共239條
共40頁,到第
確定